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课程建设负责人:左琦琦
课程组成员:马淑琴、谷亚东、满鑫垚、刘智鹏、李宗芮
课程定位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的根本政治任务,也是广大青年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目的是帮助大学生系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科学体系,把握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课程特色
一、建立“集智+共享+精进+优教”的集体备课机制,强化教改教研活动。一是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设计。通过集体智慧,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二是搭建教师交流平台,提升教师个人备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营造良好的教学教研氛围。三是通过精细化备课,增强课堂互动性,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实施集体备课机制,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提高备课效率和教学质量,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有效强化教改教研活动。
二、构建“一核双翼四驱”教学模式,创新思政育人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一核双翼四驱”教学模式。“一核”为“思政铸魂”,将其核心要素贯穿于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两翼”为育新人、兴文化双翼齐飞丰富教学形式,将东北抗联精神、满族文化、靖宇精神等文化渗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内容中,不断推进“文化育人”教学工作。“四驱”则是以“行走的思政课”为主题,采取“课堂认知性实践教学+校园情景式实践教学+社会体验式实践教学+网络拓展式实践教学”“四轮并驱”的实践教学为抓手,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促进了“思政”“文化”“实践”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三、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创新教学评价方式。本课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加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具体评价方式为:一是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二是实践成绩评价和理论成绩评价并重。三是通用评价和个性化评价相结合。以此方式构建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系统,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和导向作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思维和素养的发展。
- 上一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 2025/3/26
- 下一篇:2024年教科研成果 2025/3/19